在數字經濟發展浪潮下,實施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(以下簡稱“智改數轉”)是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、釋放數字技術對經濟發展放大疊加倍增作用的重要途徑,也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。
近年來,我國制造業“智改數轉”步入“快車道”,數字經濟加快向制造業各領域滲透。同時,部分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仍面臨著“不敢轉”“不會轉”“不能轉”“不愿轉”等突出問題。當前亟需以破解企業“智改數轉”中的難點痛點為導向,總結各地經驗做法,為更大范圍、更深程度實施“智改數轉”提供參考借鑒。
中小企業“智改數轉”的痛點難點
中小企業在“智改數轉”中面臨多方面困難和挑戰,亟待解決。
“缺方案、不敢轉”。盡管“智改數轉”廣受關注,但大量企業對“智改數轉”的認識較為片面,缺乏清晰的戰略目標和實踐路徑!爸歉臄缔D”客觀上需要因“企”設計個性化方案,在沒有適宜方案指引的情況下,企業“看不清”轉型前景,難以估算轉型的預期收益和潛在風險,難以適應轉型過程中理念、戰略、組織、流程、運營等全方位變革,試錯成本較高,這是企業對“智改數轉”持謹慎觀望態度、不敢貿然嘗試的重要原因。
“缺技術、不會轉”。把數字技術同企業業務活動有機融合是成功轉型的關鍵,這對企業的技術能力提出新要求。一方面,制造業企業普遍缺乏數字技術人才,無法熟練應用數字技術,不清楚從何入手。很多企業沒有基于業務需求選擇數字化工具,盲目跟風上新技術、新裝備,轉型成效不顯著。另一方面,雖然市場上軟件、大數據、云計算等服務商眾多,但服務商良莠不齊,技術標準不統一,輕量化、低成本技術供給不足,企業選擇難度較大。
“缺數據、不能轉”!爸歉臄缔D”是企業數據資產不斷積累沉淀和開發應用的過程,數據資產是成功轉型的重要依托。目前多數企業對數據的利用剛剛起步,數據資源散落在各業務系統中,互聯互通難度大,形成“數據孤島”,數據資產的潛在價值有待挖掘。因擔心其技術、財務等商業機密數據安全,企業對數據上云存有顧慮。數據基礎制度不健全、公共數據平臺建設滯后導致全社會數據共享不暢,制約了數據價值釋放。
“缺資金、不愿轉”!爸歉臄缔D”涉及轉型方案采購、數字化設備更新、數字系統建設、人員培訓、運行維護等方面成本,中小企業數字化基礎普遍較差,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資金,給企業現金流帶來較大壓力,增加企業經營的不確定性。中小企業自有資金不足且融資能力較弱,對投資大、周期長、見效慢的“智改數轉”方案動力不足,對人員、設備、信息系統等資源投入的意愿不強。
各地“智改數轉”的典型做法
近年來,各地圍繞破解企業“智改數轉”中的難點痛點問題,逐漸探索出一批典型做法,可以為更大范圍、更深程度實施“智改數轉”提供參考借鑒。
宣介推廣“智改數轉”解決方案,消除企業“缺方案,不敢轉”顧慮。針對企業轉型方案、轉型路徑不清晰的問題,各地積極為企業提供低門檻、看得見、可落地的解決方案。開展免費咨詢診斷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,為企業提供全鏈條免費咨詢診斷。比如,蘇州首創智能制造診斷服務,分行業、分層次、分區域免費幫助企業“把脈問診”,讓企業對“為何轉、如何轉”心中有數,激發潛在轉型需求。打造數字化改造樣本方案。聚焦細分行業共性需求,加強行業共性解決方案研發和供給。比如,杭州組織專家遴選數字化改造樣本企業,梳理提煉細分行業共性問題和應用場景,編制實施相關改造方案,讓中小企業“看樣學樣”。搭建體驗服務平臺。建設“智改數轉”體驗、交流和推廣的公共服務平臺,匯集典型產品和解決方案。比如,東莞建成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心,系統展示智能制造新技術、新產品、新應用和新解決方案,為企業提供一站式綜合服務。
豐富拓展“智改數轉”技術供給,解決企業“缺技術,不會轉”難題。針對企業技術水平低、轉型基礎差的問題,各地積極提升數字技術市場服務能力和活力。鼓勵行業標桿技術輸出。開展標桿示范引領行動,推動“智改數轉”由“點上示范”走向“面上推廣”。比如,蘇州發揮“燈塔工廠”、智能制造示范工廠等示范作用,鼓勵轉型早、效果好的標桿企業開放數字化資源和能力,成立專業機構輸出技術、服務和方案,幫助行業內中小企業加快轉型。培育數字化服務商梯隊。大力培育和引進深耕行業、長期駐守的數字化服務商,遴選一批優質服務商組建“資源池”,培育一批數字化工程領域的分包商、咨詢公司、監理公司等專業機構,為企業提供專業化、多樣化的“智改數轉”服務,持續擴大服務覆蓋面。
鞏固夯實“智改數轉”數據基礎,化解企業“缺數據,不能轉”困境。針對企業數據采集、處理和利用能力不足的問題,各地積極完善數字基礎設施及相關服務。深化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。工業互聯網是工業大數據的基礎載體,地方高度重視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。比如,蘇州打造“工業互聯網看蘇州”品牌,大力引育國家級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,培育壯大一批細分行業和垂直領域的本土工業互聯網平臺,讓企業“足不出市”即可享受專業化的平臺服務。深入推動企業上云。結合實際,推出普惠化、低成本、多樣性的“上云用數賦智”產品或服務,深化云計算、大數據在制造業中的融合應用。比如,杭州針對不同企業的個性化需求,制定分類推進企業上云策略,聚焦重點領域培育行業云應用平臺,推動企業從資源上云逐步向管理上云、業務上云、數據上云升級。
優化升級“智改數轉”支持政策,緩解企業“缺資金,不愿轉”壓力。針對企業成本壓力大、投入意愿弱的問題,各地積極優化惠企政策,實施靶向精準扶持。開展有效投入獎補。安排支持“智改數轉”專項資金,對“智改數轉”企業、優質數字化服務商、工業互聯網平臺等各類主體實施投入獎補。比如,蘇州分類落實工業企業有效投入專項獎勵政策,按智能化改造項目設備投資額的一定比例給予獎勵,帶動企業加大“智改數轉”技改投入。開發特色金融產品。引導支持商業銀行針對企業“智改數轉”提供高額度、低利率、長期限、快審批的專屬金融服務,拓寬企業融資渠道。比如,深圳探索設計“數字貸+貸款貼息+貸款風險補償”的全鏈條金融工具,有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。
“智改數轉”應以企業為核心擴大有效服務供給
實踐表明,要把“智改數轉”工作擺在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突出位置,緊緊圍繞企業這一實施主體所需,擴大有效服務供給,夯實數據應用基礎,營造全流程服務生態,將“智改數轉”真正落到實處。
以需求為導向,激活企業實施“智改數轉”的內生動力。企業是“智改數轉”的主力軍和主戰場。不同行業、規模和發展階段的企業,對“智改數轉”的需求存在顯著差異。只有充分尊重市場規律,以企業需求為導向,有效降低企業“智改數轉”的門檻、成本和經營風險,才能激活企業實施“智改數轉”的內生動力,不能陷入“揠苗助長”“為轉而轉”的實踐誤區。應圍繞破解企業面臨的難點痛點問題,針對各類企業需求特點,強化惠企政策的激勵引導,更好發揮標桿企業引領示范作用,帶動更多中小企業“轉起來”,讓企業真正享受“智改數轉”帶來的發展紅利。
以數字化服務有效供給為牽引,更好滿足“智改數轉”專業化多樣化化需求。數字化服務商是推動“智改數轉”的重要力量。不少提供信息化解決方案的企業“搖身一變”成為數字化服務商,雖然發揮了一定作用,但遠不能滿足專業化、多樣化需求。應堅持應用牽引、供需互促,引導和支持各類數字化服務商高質量發展,加強制造業標桿企業、新一代信息技術企業、互聯網平臺企業、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等協同配合,依托優秀服務商建設綜合性、特色性、專業性平臺,既解決行業共性問題,又兼顧企業個性需求,為企業提供成本低、見效快的技術和解決方案。
以強化數據要素應用為基礎,提高“智改數轉”質量和效益。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是“智改數轉”的重要目標。對企業而言,只有將數據分析結果應用于業務開展,才能真正體現數據價值。在這一過程中,數字化平臺和工具為企業采集、傳輸、處理和共享數據提供必要支撐。應抓好數據要素這篇大文章,筑牢數字基礎設施底座,加快完善工業設備連接、工業數據共享等方面的行業標準,推行普惠性“上云用數賦智”服務,促進中小企業積極融入5G、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和產業生態,推動企業數據資產的沉淀與挖掘,以數據驅動制造業流程創新和模式創新。
以構建服務生態為保障,創造良好的“智改數轉”發展環境!爸歉臄缔D”是一項長期任務,中小企業往往難以兼顧短期利益和中長期利益,而“智改數轉”又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,這就需要政府發揮積極作用,支持和服務更多企業加快轉型。應綜合運用財稅、金融、科技、人才等政策,強化專項資金、稅收優惠、貸款貼息等撬動作用,引導金融機構推出專項金融產品,培養一批既懂制造技術又熟悉數字技術的專業人才,持續完善數據基礎制度,切實幫助企業解決轉型資金緊缺、數字人才匱乏、技術能力不足、數據共享不暢等問題,形成“智改數轉”的強大政策合力。
特別聲明:
轉載上述內容請注明出處并加鏈接。上述內容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的觀點,與中國電子商會官網的立場無關。如有任何疑問或了解更多,請與我們聯系。電話:4008 900 668 郵箱:service@cecc.org.cn